本文目录一览:
岗前培训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2、【答案】:D 企业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企业新员工须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3、学时。根据查询华律网显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员工培训时间规定
1、初次培训的时间要求较为严格,至少需要达到32小时,而每年进行的再培训则需要不少于12学时。这些规定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制定,具体指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接受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得低于32小时,而每年的再培训时间则应不少于12小时。
2、对于新上岗的员工,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同样地,这些特定行业的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而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则不得少于20学时。这样的规定确保了新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内容的多样化至关重要。尽管按照正常的培训流程,新员工的厂级安全培训通常安排为三天,共计24小时,但这24小时可以灵活安排,具体到每一天的培训内容。例如,第一天可以观看车间现场的视频,第二天可以学习安全事故案例,第三天则进行实际操作或互动讨论等。
4、我国对于生产型企业的新员工安全培训有明确的规定,分为三级:厂级培训、部门级培训和车间级培训。每级培训的时间均为八小时,总计需要完成二十四小时的安全培训,才能正式上岗操作。这意味着,新员工在没有完成所有安全培训之前,是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
5、每年再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2小时,这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第三号局长令)的要求。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而每年再培训的时间则不得少于12学时。
培训规章制度范本(甄选6篇)
培训规章制度范本(1)员工岗前培训制度 新入职的员工需接受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一周。
驾校规章制度(1)组织驾驶员、教练员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树立职业道德,增强安全意识,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每月举办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及时传达安全指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驾驶员、教练员因故无法参加安全教育活动时,应自觉参加当地交警队的活动。
规章制度主要围绕职业道德展开,强调救死扶伤、尊重病人、文明服务、廉洁奉公、为病人保密、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等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尽心尽力为病人解除病痛,一视同仁对待病人,礼貌待人,遵守纪律,为病人保密,互敬互学,正确处理同事关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
公司规章制度条例(1)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本条例旨在遵循国家职工奖惩条例、深圳市政府劳动法规和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全面的管理制度。第2条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内控培训心得体会(1)对合规经营的认识理解 合规经营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规***问题,全面防范风险,提升管理质量,为银行创造价值。合规经营是完善银行制度体系的基础,确保依法合规经营,保障银行质量效益。
如果你参加公司的新员工岗前培训会议,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注意听讲和记录:在培训会议上,主持人会提供重要信息和知识点,新员工应当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以备后续学习和工作。同时,要尊重其他参会人员的发言,不做干扰。尊重机构规章制度:公司会对新员工提供一些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在岗前培训会议上可能会介绍相关内容。
新员工要想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熟悉组织对自己的期望并被新组织的成员所接纳,需要花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新员工进入公司,需要了解和熟悉基本的行事规则。所以,新员工入职培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制度与流程。基本的制度包括了人事制度、行政制度、财务制度(主要是报销、借款、备用金)和安全相关的制度,以便于新员工了解请假、薪酬、晋升、考核、会议、用车、外出、安全等相关规定。
培训内容:需要根据公司的业务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避免培训内容过于笼统或过于繁琐。需要培训的内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等,让员工能够更好地认同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
明确培养新员工的重要性――做事与做人 交给新员工做事的方法。虽然给新员工安排的工作难度不大,但是必须要让他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做事的方法”会让新员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克服潜意识里的自卑,获得自信和成就感,从而享受工作的乐趣。新员工应具备公司员工应有的素质。
到职前培训 (部门经理负责)致新员工欢迎信。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 (每天早会时)。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